在上海,家庭丧事的布置通常涵盖灵堂搭建、供品摆放、守灵安排及后续仪式筹备等环节,具体如下:

一、灵堂搭建
- 灵堂门布置:门框上悬挂白色孝布,挂上中间大两侧小的三个素球,两边贴上挽联,写上对逝者的悼念词或生平功绩。门框上方或两侧可设置照明装置,确保夜间光线充足。
- 灵堂正厅布局:
- 墙壁:挂白色或深色幕布,布幕上方另悬横幅,颜色与布幕协调。横幅上可用白纸剪字贴上,或用白纸黑字书写“沉痛悼念XX逝世”等字样。
- 遗像:布幕正中放置亡者遗像,遗像上可根据不同情况披红绸或黑纱。遗像通常选择逝者生前生动、体现本人性格的生活照,放大成16寸(彩色或黑白均可)。
- 灵案:在桌子前面系上白布,桌子中间写下奠字。灵案旁可摆上常青盆景或鲜花,增添生机。
- 挽联、花圈陈列:亲戚朋友送来的挽联、花圈、祭祀等丧葬礼物,应陈列在灵堂,可以放在遗像的两侧和左右的墙壁上。
二、供品摆放
- 灵位牌:安顿灵堂时,灵位牌上应书写死者的姓名、生卒年月日及供奉者名字或“全体儿女供奉”的字样。
- 长明灯:灵堂内点燃长明灯,有为死者照亮休息之地的意义。长明灯可用电子灯代替,确保整个守灵期间始终常亮。
- 香炉:供死者亲朋吊唁焚香用,是灵堂安顿必备的物品。
- 蜡烛、香:目前殡葬店购买的香烛可燃烧很长时间,如果烧完需要更换。
- 供品:供品包含香、糕点、生果等,一般贡品的总盘数需要为奇数,盘中的食物个数也为奇数。水果需要避开橘子和无籽类水果,糕点选择逝者生前爱吃的即可。
三、守灵安排
- 守灵时间:上海习俗通常守灵两夜,等待逝者灵魂归来。守灵期间,亲朋好友可前来吊唁,表达哀悼之情。
- 守灵人员:直系血亲需佩戴黑纱、白花和白腰带,其中三代子孙黑纱缀小块红布,四代曾孙佩戴整块红纱,其余亲属戴黑纱即可。
- 守灵活动:守灵期间,家属可在灵堂内为逝者焚香、烧纸钱、念经等,以表达哀思。同时,也可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守灵,共同缅怀逝者。
四、后续仪式筹备
- 大殓(追悼会):大殓是丧事中的重要环节,指将逝者遗体安置入棺。在上海,通常在逝者去世后的第三天或第五天举行。亲朋好友会前来参加,表达对逝者的敬意。大殓流程包括殡仪馆布置、请遗像入厅、确认遗体、来宾签到领花、司仪主持默哀、扶灵入场、领导/亲属致悼词、献花绕灵、铺棺仪式等。
- 豆腐饭:大殓结束后,主家通常会安排一场答谢酒席,感谢前来参加葬礼和馈赠礼金、花篮等形式助丧的人。豆腐羹汤是一道必备的菜,寓意逝者为人“著诚去伪、清清白白”。
- 做七:在上海,入殓后,家属要为逝者设灵台,供奉牌位,并在家中替死者祭“七”,又称“做七”。按传统习俗,从逝者离世之日算起,每隔七天为一个“七”,共经过七个七,“做七”才算结束。这一习俗旨在为逝者祈福,帮助其早日超生。
- 落葬:落葬是指将逝者遗体安葬入墓。在上海,通常在逝者去世后的三年内选择安葬。落葬流程包括接灵(黑伞遮灵骨)、暖穴(清理墓穴)、放置陪葬品(金砖、玉器等)、封穴抛富贵钱、家祭擦拭墓碑等。